查看原文
其他

校庆来了 | 32年前,乐师人就开始了“第二专业”的学习



《小沫小若说校史》

第六期


回忆我校主辅修制获得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




1986年下,我校从基础教育需要出发,以培养一专多能教师、增强适应性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着眼点,整体优化三年制师专培养方案,大面积试行主辅修教学制度,积极而慎重地进行教学领域改革。




那一年4月,1986级音乐辅修班全体学生刚刚结束了教育实习,30名同学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有7人兼上了音乐课,有4人兼上了课外音乐教唱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政史系的杨金祥同学和数学系的王维同学都上了15节以上的音乐课,也因此两名同学的实习成绩都是优秀。


两名同学返校后,在回忆自己的实习经历时这样写道:“中小学的音乐师资力量比其他任何一门都薄弱,大多数学校由于缺乏音乐教师而不得不停开音乐课。在当时,两名同学已经意识到要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,就必须重视审美教育。”




1989年,从乐山师专毕业的生物专业学生锟(kūn)赟(yūn)同学,从入校开始就参加了生物专业辅修农业生产技术基础这一项目。


他在写给吴三林老师的信中说:“吴老师,最近我们正准备生产一批黑木耳,已到广元菌种厂购到栽培种苗,开始小批试种。吴老师,我的班主任工作已受到学校重视,学校评价我的工作责任心强,科学管理班级,并将我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向全校介绍。”





主辅修制在学校的推行让许多学生从中受益,一时间,校园内同学们争相报名学习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,甚至出现超出预定班额好几倍的情况。校园内校风、学风、教风良好,“厌学风”得到了有效遏制,教师技能的训练和考核还丰富了第二课堂活动。





1988年3月5日,《中国教育报》在头版头条刊出报道:“四川省乐山市师专围绕农村初中教育需要开展教育改革,办出高水平的专科教育,培养合格农村中学教师。”


1988年4月30日,《四川教育导报》的“高教发展与改革”专版上也刊登了反映我校教改的文章《师专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新设想》。


1988年12月,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文肃同志主编的《高等师范专科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专论》一书中,收入了反映我校主辅修制的论文《师专培养方案整体优化初探》。


1989年,《三年制师专主辅修制度探索与实践》获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。





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,师专人锐意改革、开拓创新的精神却持续高涨。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第二专业、第二课堂、辅修学位等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名词,却早已深入乐山师专人的生活、工作、学习当中。


这便是乐师人敢为人先、臻于至善的最好证明。



敬请期待下期

小沫小若说校史


编辑 / 徐小翠

审阅 / 梁晨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